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成立于2014年10月。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贵阳市、黔南州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引领性项目先行、组织配置先行”的总体要求,坚定“一个体系、三个建成”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定位,大力发展“四大经济”和经济配套,全力推动经济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区位价值
经济区位于贵阳市东部,与黔南州龙里县相邻。经济区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核心,东起黔南托管区中铁大道,西至南岳山脉毗邻贵阳老城,南接花溪孟关,北抵南明永乐。经济区实际管辖面积160.45平方公里,包括南明区小碧乡全域,永乐乡罗吏村、柏杨村,云关乡云关村、木头村,以及龙里县谷脚镇贵龙社区、庆阳社区、岩后社区。
经济区是国家规划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物流枢纽区之一,是贵州全力推动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1+9”开放平台之一。在贵州省“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中,经济区作为黔中产业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以贵阳—贵安—安顺为引擎的黔中城市群的主要力量。在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中,经济区作为东部中心的核心区,联动经开、综保、南明和乌当等东部区域,积极推动东部中心建设。在强化对外开放和区域协作增强贵阳竞争力、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功能定位
经济区在成立之初,省领导指出要把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打造成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区发展桥头堡”。黔党发〔2015〕14号文件对总体目标再次明确:“建立高端化、国际化并富有航空指向性和关联度的产业体系,将航空港经济区建成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发展示范区,建成全省开放带动的重要窗口、创新驱动的重要平台、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建成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区”,即“一个体系、三个建成”。按照总体定位和思路,经济区充分利用龙洞堡国际机场优势,积极把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统筹起来,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高端产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突出的产业体系和高水平开放、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区。
规划布局
经济区落实省“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建设龙贵城镇组群,提质打造双龙—龙里产业集群——提质改造谷脚工业园区,承载建设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双龙—龙里优势产业集群;协同建设龙贵城镇组群——优化中铁生态城,完善谷脚镇城市功能,向东协同龙里中心城同城化发展,建设龙贵城镇组群。
落实黔中综合交通枢纽、旅游集散、开放带动、产业集聚、站场城融合5大战略功能,支撑贵阳市东部“开放中心”建设,支撑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增长极。
总体定位: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南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黔中综合交通枢纽。
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内陆开放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到2035年,建成空港型综合交通枢纽;到2050年,建成对标国际、面向未来的一流临空开放门户。
总体格局:构建“一核四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以空港核心为发展极核,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落实上级规划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预留综合交通枢纽和站前枢纽商务功能建设空间。
经济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区紧紧围绕“两主一特{即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和生态特色食品(航空偏好型)产业}”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四大经济(即工业经济、物流经济、外向型经济、旅游经济)”和经济配套,从无到有,从规划到建设,从征拆到招商,从板房到高楼,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全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等主要经济指标与2014年同比均实现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的增长。
工业经济。经济区紧紧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截至2023年,经济区工业企业共484户,规上工业企业共71户。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有金玖生物、良济医疗器械、汇翔工贸、中航重机、安大宇航等重点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围绕芯、件、板、机、器制造领域,有优必选、中瑞丰泰、同盛伟业等重点企业。生态特色食品(航空偏好型)围绕临空产业航空化、轻型化、低碳化、高附加值等特点,现有老干妈、春梅酿造、羊城西饼、赖永初等航空食品及特色黔货食品加工制造企业。
2023年,经济区全年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20.44亿元(其中贵阳区域99.89亿元,龙里区域20.5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1.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11家工业企业上规,全市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实现工业企业上规正增长,荣获市“强工业”指挥部的通报表扬。2023年在建工业项目18个,完成工业投资19.56亿元,同比增长27.3%,全市14个区县增速排名第四,开发区排名第一。2023年“两主一特”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3.72亿元(贵阳区域52.37亿元,龙里区域1.35亿元),健康医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7亿元(贵阳区域9.95亿元,龙里区域6.52亿元),印刷、基础材料、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等其他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9亿元(贵阳区域3.6亿元,龙里区域5.69亿元)。
物流经济。经济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规上企业25家,包括有茅台、顺丰、圆通、菜鸟等重点物流企业。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临空现代物流园为核心,物流园规划建设面积约7500亩,新建、在建和拟建物流项目总投资约106亿元。已汇集了博凯医药物流园、宝湾华业智慧物流园、丰泰(顺丰)电商产业园、圆通贵州智创园、车夫网国际空港物流中心、省农产品流通运营总部、茅台智慧物流园、阿里巴巴菜鸟智慧物流园等9家知名物流企业。依托机场航空运输的便捷条件和“一局四中心”开放平台的建设,物流园正重点发展航空快递、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分销物流等航空物流产业,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引领核心区和西南地区航空指向型物流产业聚集发展高地。2023年,新增省级龙头物流企业1家,新增国家4A级、2A级物流企业各1家,新增贵州省绿色物流园区3个;物流企业营收、税收等指标实现翻番。
开放型经济。经济区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一类航空口岸,同时,还拥有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贵州“一局四中心”,项目主要包括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货运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先后获批设立进境植物种苗、进境水果、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4个指定监管场地,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支撑。
经济区聚焦产业招商,依托一组团、六组团、食品工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园、跨境电商小镇、贵州“一局四中心”等开放平台优势以及贵阳=加尔各答等国际货运航线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围绕外资、外贸、外经,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年完成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FDI口径)全年完成3000多万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全年完成4000多万美元。
旅游经济。目前经济区有3家A级旅游景区,分别为多彩贵州城、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贵阳市森林公园,13家限上酒店(包含龙里托管区域);中铁国际生态城、极地海洋馆、双龙生态公园、双龙生态体育中心、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一批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购物场所、配套服务设施及地标建筑。
产业布局。经济区紧紧围绕“两主一特{即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生态特色食品(航空偏好型)产业}”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四大经济(即工业经济、物流经济、开放型经济、旅游经济)”和经济配套,努力打造高端化、国际化并富有航空指向性和关联度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先进装备制造业。经济区依托临空发展基础及区位条件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主机及零部件制造、维修及大健康医疗智能装备制造两大领域。重点依托金玖生物、良济医疗器械、汇翔工贸等现有规上企业大力发展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及装配式建筑。围绕中航重机、安大宇航等在建项目大力发展航空零部件制造。
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区依托省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基础,围绕芯、件、板、机、器制造领域。重点依托优必选、中瑞丰泰、同盛伟业等现有规上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终端设备制造。围绕电安领航科技等重点在谈项目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及服务器制造。
生态特色食品(航空偏好型)。经济区依托便捷的物流运输条件和贵州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围绕临空产业航空化、轻型化、低碳化、高附加值等特点,重点发展航空食品及特色黔货食品加工两大领域,全面推动传统食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依托老干妈、春梅酿造、航空食品等现有规上企业及春梅二期、特医食品等在建项目大力发展航空食品及特色黔货食品加工制造。
招商引业
经济区始终把招商引业、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临空指向性产业,多渠道、广范围引进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招引世界500强企业19家,中国500强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行业类别涉及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大数据、现代服务业等。成功引进CCDI、BBD、省供销冷链物流、砂之船奥特莱斯、多彩贵州海洋馆、中国联通双创中心、国药集团、顺丰速运、菜鸟物流、茅台智慧物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扩大开放
经济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及“强省会”五年行动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在增强对外开放活力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围绕平台经济,建设平台双龙,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口岸平台。经济区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一类航空口岸,同时,还拥有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贵州“一局四中心”,项目主要包括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货运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先后获批设立进境植物种苗、进境水果、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4个指定监管场地,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支撑。
园区平台。按照“一园一策”的思路,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定位鲜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备的特色产业园区,布局建设临空总部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制造园区。
物流平台。依托全省“1+9”国家级平台、“一局四中心”开放平台叠加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体现“国际化”,全面彰显“高端化”,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招引高附加值项目,用快捷的通关速度吸引货物进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物流、高端装备物流、冷链物流,建设西南区域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物流港。
外资外贸。经济区聚焦产业招商,依托一组团、六组团、食品工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园、跨境电商小镇、贵州“一局四中心”等开放平台优势以及贵阳=加尔各答等国际货运航线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围绕外资、外贸、外经,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年完成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FDI口径)全年完成3000多万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全年完成4000多万美元。
经济配套
交通。形成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核心,高铁(龙洞堡高铁站)、地铁(2号线)、城市快铁(龙洞堡站、双龙南站)、公路客运(龙洞堡客运站)、高速公路(贵阳东收费站、秦棋收费站、永乐收费站)融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240.5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外畅通的“内外双环、三横三纵四射”综合市政路网体系。
生态。大力推动营林提升、“百山千园” 、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染防治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植树造林、“百山” 治理1.5万亩,完成河道生态景观治理24.09公里,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建设目标;全力攻坚污染防治“五场战役”,经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 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地表水水质100%达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 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达78%;无黑臭水体,无土壤污染地块。近年来,经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教育。引进贵阳一中、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省E智学前、尚义路教育集团、普瑞教育集团等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团队合作办学,现有贵阳市李端棻中学、华麟中学、雅礼中学、华中师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共24所,在校学生总数9749人;教师836人。其中:公办学校14所,在校生共有7597人;教师613人;民办学校10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7所,在校生共2152人,教师223人。
医疗。辖区内有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武警368医院、华夏骨科医院等大中型医院,小碧乡卫生院、龙洞堡街道卫生院等社区医疗机构齐备。
商业。辖区内有砂之船奥特莱斯、AC park大型商业综合体,居然之家大型家居商城。惠民生鲜超市4个、农贸市场2个、社会化生鲜超市6个、生活超市1个、品牌连锁社区菜店1个、配套商业8个。
餐饮娱乐。辖区内有双龙体育公园等运动健身中心;有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红飘带、图云关抗战旧址等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见龙洞、见龙桥、多彩贵州城等风景名胜,有贵阳森林公园、双龙生态公园、云盘山体公园等大型免费开放公园;有黔元傩、鹅娘、深海钓、老凯俚、龙大哥、碗碗香、黔聚福、朝黔门、肉饼鸡等特色餐饮。
营商环境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目标,深化政务服务“五个一办”,实现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能网办事项外,其余标准化事项100%可全程网办。打造集“企业商务服务”“企业诉求接处”“惠企政策兑现”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之家”。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功能更加完善,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和体验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品牌。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网站地址:http://sl.gov.cn/
联系人:石健
联系电话/传真:85513471
电子邮箱:gzslhkgjjq@163.com
微信公众号:爽爽贵阳 开放双龙
贵州双龙航空港展示中心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大楼
贵州龙洞堡国际机场
(2024年6月)